Saturday, 1 November 2014

等,触动味觉的那一杯咖啡~


等,一个人的咖啡。好了,现在让你等到了。等到你期待的人为你捧上一杯咖啡,相信那杯咖啡,将会是非常独特的。

至于我呢,若有人请我咖啡,我当然欢乐无比。每一口,每一滴咖啡,是咖啡师的用心,和努力泡制出来的。

一位咖啡师不需要拥有很高的学历,不需要拉出很美的拿铁拉花。

因为,触动味觉的,不一定来自好喝咖啡,而是当服务员咖啡呈给顾客时的那一个微笑。

*Mocha。Espresso, 巧克力,牛奶,三者的混合品。苦中带甜和牛奶香的咖啡~

@Griffths Cafe, Bukit Mertajam.


Friday, 31 October 2014

生活的苦,Guatemala 咖啡的苦

出差的日子也要完毕了。差不多时时候回到原本的座位,熟悉的办公室。出差这段期间,没有被人看管, 没有见到上司的脸是件非常轻松的事 。当然,好景也不常在,也得回到原本的办公室应付更快的工作节奏。

吉隆玻是充满许多人生百态的地方。从前,每次到中马都是以游客的身份去。,现在则是上班族的身份去。心境,果然不同啊。

若是我一人在此地,咖啡吧应该是我感觉最舒适的地点,放缓紧凑的生活的环境。

Guatemara 咖啡,苦味,也留下很久苦的余味在口腔里。但是,这苦味,始终还是会淡化,消失。苦,也是一下而已。可是,我们一生到底还有多少杯苦的咖啡要喝,多少的苦要受呢?好耐人寻味呀



@Dr Cafe Coffee, The Strant PJ Kota Damansara =)

Monday, 5 May 2014

《午餐最好一个人吃》

在几个月前,报章上就得知了该书的存在。看了他的前言,再加上《午餐最好一个人吃》,正好与我的性格有点像。午餐时也很多时候都是一个人吃。就在一次外出的时候旅游居銮时,光临了当地的书局。也那么凑巧,当局也只有一本。既然有缘千里来相聚,于是决定买下了它。


作者简介 


先介绍作者吧,

岩田松雄, 前日本星巴克咖啡CEO。早稻田大學商學院、GLOBIS管理學院講師。1958年生。大阪大學經濟系畢業後,進入日產汽車工作。歷任生產、品管、採購、推銷員至財務等廣泛領域職位,其後前往UCLA安德森商學院留學。回日後歷任外資顧問公司、日本可口可樂董事後,就任電玩公司-Atlus董事長,扭轉當時連續3季虧損現況。

其後並歷任TAKARA常務董事、AEON Forest(美體小舖)董事長。並在AEON Forest董事長任內,將門市數量從107間擴充至175間,業績自67億日圓成長為約140億日圓。其後轉任日本星巴克咖啡CEO,提出「100年後依然耀眼的品牌」理念,然而2010年度業績1016億日圓創下歷史性新高。
 
他的眾多業績獲得肯定,自UCLA商學院3萬7000位畢業生中,獲選為「100 Inspirational Alumni」(全日本僅4人獲選)。

著作有『想成為讓人「希望追隨」的領導人之51個理念』(Sunmark出版社)、『使命』(ASCOM)等
source :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19612

此书是一本企业管理类型的书,由日本前星巴克(Starbuck) CEO岩天松雄著。作者有一个很要好的同事,名为Hata,也是日本星巴克的区经理。在作者离职后,作者想为这位Hata从分享他作者的在星巴克的管理生涯的一些小提醒和经历,以邮件方式寄上了31封信,叙说他的管理经验。

这本书主要概述一个人的使命。使命是如何给一个人方向。活在这世间上的人都一直得寻找着活着的目的。当然,一些人找到了。但找不到的人比比皆是(包括我吧~哈哈),所以第一章,名为“决定自己的道路———如果你对今后的路感到迷茫,给你的八个叮咛”。希望这八句话可以给读者如何如何探索自己使命和目标。

有了使命,也需要培养一群认同你的使命的团队。那么第二章,“培育部属,后进———如果你有需要教导的对象,这里给你十一个叮咛”

一个人,或是团队的成长的过程当中也不是平步青云。一波未起,一波又来。那么,要如何看待成长中的过程呢? 第三章,“让成长成为成长的推动力——在遇到失败的那天,希望你能知道的五件事”

若要持续的成长,对事,做事,看事的格局也必须有所改变,放大。那么,第四章,也是最后一章,“追求自我提升——为了追求自我提升,给你的七个叮咛”

全程四章,31 个叮咛。

这里就列出看完此书的几个感想 :

***********************************************
 [喜欢], [拿手], [有益众人],三者交集点

其实,这是我最喜欢的一章。毕竟自己还是属于探索使命的阶段。所以这章与我有了很强的共鸣。说到探索,要从哪里下手,是一个头痛的问题。作者提出了一个很好的方法“寻找 [喜欢], [拿手], [有益众人], 三者交集的领域”。以下是以我对该词的了解,画出了一个图来帮助了解:
 [喜欢], [拿手], [有益众人] 的交叉点,可以是一个使命的头绪

我们可以看看很多企业,或者是一个成功的人,都有包涵这三种性质。星巴克亦是如此。打个比方,我很喜欢泡咖啡。那,这只是纯粹的喜欢,或许是一个爱好,可能也没什么打算或看到这是一个商机就一直做罢了。那么,持续泡了一阵子,我泡的咖啡越来越好喝,渐渐吸引了很多人来品尝。这可以看到一直做着喜欢的事若重复的做,可以将[喜欢]变成了[拿手] 的事。那么,要如何将拿手的事[有益众人]呢? 或许我将这让人不忘得咖啡卖给人,这样就可以让咖啡爱好者来这里品尝一杯回味无穷的咖啡。这就是[有益众人],也可能可以成为了一个经济的推动力。这三者交集点可以成为一个人或组织的对自己使命的方向。

书中也有提到一个那么就做个“超级通才”吧~一个人的成功不一定要精于一个行业才可以成功。最重要还是能在每一件事情学习到该事项的精华。能够在每个当下专注投入眼前的事情,只要竭尽所能,自然就会面临不同的挑战。那时候,也许回想起来,之前所做的事情可能有点一定的关联性的。不要叹气的问“学这个来做什么?做这个来做什么?”或许现在所学的东西不一定立刻就有用到。是不是有那样的问过自己? 不过,相信吧~若现在不学,一定会后悔为何没有好好利用当初拥有的环境学习现在要用到的知识。无论是职场还是生活上,还是什么场合,学会做个“好用的人”胜于“做有用的人”。

存钱的目标

很多人都会存钱。一般上的人,包括我自己,存钱的目的是为了要抚慰心中的“不安”。这不安可以包括种种的突发事件,以便在需要的时候才有一笔钱拿出来。以‘不安’作为存钱的理由,这负面的存钱法无论存了多少钱,都不能除去那种不安。

作者将存钱的心态转了一下;为了一些正面而看了视觉到的事情而存钱。比方说,为了开一家餐馆,需要xxx 万,所以就开始以‘为了开餐馆而需要xxx 万’存下这笔钱, 或者“退休时候要有xxx 万的数额” 等等。有目标性的存钱,这一来可以拟请存钱的意义,一日没有到达目标,动力也不容易的减少。比起为了存钱防止“不安”,没有目标的存钱法一直会反问自己“存了xxx数目,够了吗?”动力也会随之减少。

作者也提到一个在职场上要存钱的重要性,也是一个我蛮喜欢的一个例子;“ 存钱,是为了不会在职场上出卖自己的灵魂。” 职场风云无所不在,可能在职业上会面对一些自己不想做的东西,或者要做些违背自己原则的事情。有多少个人会很勇敢的对上司Say No? 若Say No,做了,又会出卖自己的原则;不做可能保不住饭碗。那么,还有那些屋,车分期,家庭,要如何处理?面对这种严酷的选择,这时候的你,又该如何处理这件事呢?

为此,为自己存下一些小财,就算可以应急数月,生活也不会马上出问题,也可以让自己在一个组织的自主权提高,没那么容易受人摆布。当然,回归上面,或许这也是种不安。 或许可以设定“我要存3 个月的薪水”,这也可以是一个具体的目标呀。

“午餐最好一个人吃”

“午餐最好一个人吃”。这是这本书最为有趣的标题。我看见作者,也是一位领导层里的高级干部。他对午餐也有自己也有一定的哲学。深入的读完这本书时,其实作者并不是提倡午餐真的需要一个人吃,而是,午餐是一个学习更多的时候,学习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工作方式、收集资讯的,也是冷静思考和作决定的时候。工作时分,我们很少有思考的时间。尤其是高级干部的领导。那么,相信午餐时分就是一个最好的时间罢了。

作者也在文中也提到午餐是个向各级领导层交换意见的时候。午餐就是最好的时间,那就是请一个人吃饭。在请客方面,作者也有自己一套。比如,请客时绝不拿单。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有风度又诚恳地请一个人吃饭。











Monday, 21 April 2014

JOM MASUK U @UniMAP

很高兴的来到一年一度由高教部举办的JOM MASUK U 。虽说这是为在藉即将登入高等教育的学生而办的,但身为玻升的成员,即便是在藉的大专生,时间允许的话我还是会来到这种教育展。

回想起当初要在2010 年UPU选课系的时候,也没什么去过高教部所办的教育展就大约选了几个课系填入 UPU的八个选择。不过,以现在的背景踏入教育展,令人有几分的感触。心里也在想为何当初没有出席这种教育展。当然,我没有为现在UPU所派到的课系而后悔。我还是很喜欢现在所读的课程。

教育展不是“超级市场”


教育展一般上都会给与一个装满资讯小册子的环保袋。回想起以前出席的教育展(非高教部举办),那些环保袋拿了过后都会将手册抽出,留下环保袋供日常生活中装东西。但对现在的我,又是玻升成员,眼睛也仿佛可以“看穿”这些环保袋。环保袋里的“东西”,才是我最重视的内容。


所参与教育展的学府固然是多,也提供很多关于自己学府的资料。对于一个需要资讯的对象群,这场所固然是个利益良多的,可是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从中收益。是否有从中获得想要的资讯,在于自己有没有在出席前做好功课。

一个没有目标的人来到一个充满机会的地方,而这些机会都会显得好像不是机会。懂得设定好自己想从教育展知道些什么可以让你单刀直入,朝向你想要见的学府代表直接索取你想要的资讯。前提是,自己必须对自己的未来前景和升学径途有了少许的见解,教育展才可以帮你更深入的探讨对升学的下一步骤。否则,升学展只是一个让你“逛街”的场所而以,教育展也失去了它的本质。



探索每一个摊位


那么,是不是没有升学目标的人就不用来? 不是这样的意思。教育展这种东西,其实越早接触。一些药,有病医病,无病强身。教育展就是有那样的功能;要到可以得到你想知道的资讯,无备而来这可以接触到一些教育组织。一来可以让人知道一些教育组织和机构的存在,让你知道最新的教育方面的实事动态,也可以让你知道些一般上的入学程序和升学道路。对每一个教育组织知一点点,它可能就是你未来正要找到的线索。也许这些资讯对现在的你没有帮助,不过在未来需要帮忙的时候,这以前的印象可能正是你要寻找的对象。


可能玻璃市华裔少吧,很少见到华裔生的到来。那么好的一个教育展,希望在藉学生可以好好的善用它。一些资讯可能是决定对未来的升学或人生径路。教育展,“有杀过,没放过”就是了 。



JOM MASUK U @UniMAP 


一系列的课业分数(Merit)计算法琳琅满目


又有电脑用,可以查大专的syarat am/khas





























Saturday, 5 April 2014

马六甲-居銮 自助旅 (5-6 /4/2013)



第二度到马六甲散散心。游过了西海岸的州属,我始终还是觉得马六甲是个比较‘能走’的州属。或许交通方便吧。一些网络介绍的食品都是在古城附近。多数以步行或踩单车都是可以到达的地点。若要以槟城相比,马六甲还是我想再去的地点。因为还没吃尽那里的东西~


早餐还是以海南鸡饭为始。该家的鸡饭一大清早就有人在那里排队等着入席。由于要check in 民宿关系,只是迟了一小时到达该店(9.30am),就必须参与大伙排队了。大约有四五位顾客已在我前头~。要到该店吃鸡饭,只有“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要不,先顶个太阳再等入席吧~




中华茶餐室





前头已有几位顾客





鉴于这次是一个人外出,而鸡饭只卖至少两人份的。很庆幸能和两位来自中国海南的游客凑个三人一起用餐。他们俩还是大专生。还比我年轻两年。他们是已经是大学的“大士”(泽音,大学最后一年的意思)。孤陋寡闻的我也问了何谓“大士”,他们也解释给我听,然后反问我国内的大专是否有这种对学年较高的同学有给与称号。我的反应是,学府没有给与学长姐任何‘等级’。是第几年的学生就称第几年的学生罢了。


海南人的说话方式与大马华裔说话的方式有点相似(不过他们没有 lah,nah,leh 类似的话)。声调也和大马人差不多一样。用餐期间他们也聊了一些关系关于我国的教育。 “你会马来文,英文吗”。当回答“我会”时,其实很感谢马来西亚的教育培育一个会说至少三种语言的人民。他们下一个目的地是吉隆玻,问道马来文如何年。“kuala lumpur”,显然对一个来之国外的游客若要年“kuala lumpur”不是一个简单的发音。短称“K.L”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个很难的饶舌音。在问道“langkawi” ,“Penang”,为他们解答还是洋洋得意。 =)


吃饱了早餐,就有力往下个目的地啦~Klebang 椰子冰沙。是个马来摊子(warung),卖着各式各样的糕点和当然少不了的椰子冰沙。糕点的价钱也很公道,冰沙2.20一杯。味道也不错。是值得一试的地方。不过离鸡场街有4公里远。在天气允许下,踩单车去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XD。一路上也可以看到几家回教堂。马六甲的回教堂多数都是四角形的屋顶,与典型的回教堂不一,也成为马六甲回教堂特别的一面。





往klebang时所看见的四角形的回教堂



klebang coconut shake.距离鸡场街大约4公里 。骑单车时可以到的




味道也不赖。这家店没有对椰子偷工减料。每一口都可以咬到椰子的脆片


午茶还是来到了 Jonker 88享用nyoya baba 的面和cendol。这次来个laksa kahwin(咖哩汁加laksa汤)的laksa。两者都是有椰浆的食品。若肚子空空最好别吃哦。




Laksa kahwin


晚上就到了一个比较特别的场所用餐:沟渠旁。那里闻名的是贝类,si ham (血螺)。可是我不吃啦。只叫了四宝(煎虾饼,煎豆腐,煎豆支,合煎鱼丸,配上rojak虾糕盒rojak浆)和lala 来吃。贝类食品只是烫过滚水就可以上菜了。如此一来可以吃到贝类的鲜味。那里的人潮也不少。不过,能够和一群来之不同地方的游客不计场所,即便是沟渠旁一起用餐才是最大的乐趣和爽快。





沟渠旁用餐,就是不一样的feel





lala ...一人分只是两元





晚上时分,就是逛夜街的时候。夜街上回已经逛过。我本身还是喜欢坐在鸡场街中间的小空间聆听演奏者玩乐器。上回的二胡伯伯和吹箫姨姨不了。不过,这次换来了两位国外演奏者也不错下。




马六甲民宿睡了一晚,接着就搭巴士到柔佛居銮。都怪“Hochiak”啦! 在电视上介绍的 “kluang railway coffee”来到了这里。据说这家店已经经营了50几年。位于居銮火车站旁而以。咖啡是该店的主打饮料。那里可以喝到咖啡以外,也可以吃下那里的古早味面包。再看着火车经过也是一种情趣。一般在居銮要上火车的人都会到这里喝杯咖啡,吃面包(lim kopi,jiak roti)以喂饱上路的肚子。



Kopi, kopi O 加奶


面包只是一般的面包。不过,在火车站吃的就别有一味


面包可以依据自己的喜好由Kaya,butter,花生酱搭配而成。


两天的旅游就这样完毕。作为结语,一个人旅游可以给到的是对事件的自主性。遇到的人,事,物也会属于出乎预料。将自己一个人放置在陌生的地方是一个,是磨练意志的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