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5 May 2014

《午餐最好一个人吃》

在几个月前,报章上就得知了该书的存在。看了他的前言,再加上《午餐最好一个人吃》,正好与我的性格有点像。午餐时也很多时候都是一个人吃。就在一次外出的时候旅游居銮时,光临了当地的书局。也那么凑巧,当局也只有一本。既然有缘千里来相聚,于是决定买下了它。


作者简介 


先介绍作者吧,

岩田松雄, 前日本星巴克咖啡CEO。早稻田大學商學院、GLOBIS管理學院講師。1958年生。大阪大學經濟系畢業後,進入日產汽車工作。歷任生產、品管、採購、推銷員至財務等廣泛領域職位,其後前往UCLA安德森商學院留學。回日後歷任外資顧問公司、日本可口可樂董事後,就任電玩公司-Atlus董事長,扭轉當時連續3季虧損現況。

其後並歷任TAKARA常務董事、AEON Forest(美體小舖)董事長。並在AEON Forest董事長任內,將門市數量從107間擴充至175間,業績自67億日圓成長為約140億日圓。其後轉任日本星巴克咖啡CEO,提出「100年後依然耀眼的品牌」理念,然而2010年度業績1016億日圓創下歷史性新高。
 
他的眾多業績獲得肯定,自UCLA商學院3萬7000位畢業生中,獲選為「100 Inspirational Alumni」(全日本僅4人獲選)。

著作有『想成為讓人「希望追隨」的領導人之51個理念』(Sunmark出版社)、『使命』(ASCOM)等
source :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19612

此书是一本企业管理类型的书,由日本前星巴克(Starbuck) CEO岩天松雄著。作者有一个很要好的同事,名为Hata,也是日本星巴克的区经理。在作者离职后,作者想为这位Hata从分享他作者的在星巴克的管理生涯的一些小提醒和经历,以邮件方式寄上了31封信,叙说他的管理经验。

这本书主要概述一个人的使命。使命是如何给一个人方向。活在这世间上的人都一直得寻找着活着的目的。当然,一些人找到了。但找不到的人比比皆是(包括我吧~哈哈),所以第一章,名为“决定自己的道路———如果你对今后的路感到迷茫,给你的八个叮咛”。希望这八句话可以给读者如何如何探索自己使命和目标。

有了使命,也需要培养一群认同你的使命的团队。那么第二章,“培育部属,后进———如果你有需要教导的对象,这里给你十一个叮咛”

一个人,或是团队的成长的过程当中也不是平步青云。一波未起,一波又来。那么,要如何看待成长中的过程呢? 第三章,“让成长成为成长的推动力——在遇到失败的那天,希望你能知道的五件事”

若要持续的成长,对事,做事,看事的格局也必须有所改变,放大。那么,第四章,也是最后一章,“追求自我提升——为了追求自我提升,给你的七个叮咛”

全程四章,31 个叮咛。

这里就列出看完此书的几个感想 :

***********************************************
 [喜欢], [拿手], [有益众人],三者交集点

其实,这是我最喜欢的一章。毕竟自己还是属于探索使命的阶段。所以这章与我有了很强的共鸣。说到探索,要从哪里下手,是一个头痛的问题。作者提出了一个很好的方法“寻找 [喜欢], [拿手], [有益众人], 三者交集的领域”。以下是以我对该词的了解,画出了一个图来帮助了解:
 [喜欢], [拿手], [有益众人] 的交叉点,可以是一个使命的头绪

我们可以看看很多企业,或者是一个成功的人,都有包涵这三种性质。星巴克亦是如此。打个比方,我很喜欢泡咖啡。那,这只是纯粹的喜欢,或许是一个爱好,可能也没什么打算或看到这是一个商机就一直做罢了。那么,持续泡了一阵子,我泡的咖啡越来越好喝,渐渐吸引了很多人来品尝。这可以看到一直做着喜欢的事若重复的做,可以将[喜欢]变成了[拿手] 的事。那么,要如何将拿手的事[有益众人]呢? 或许我将这让人不忘得咖啡卖给人,这样就可以让咖啡爱好者来这里品尝一杯回味无穷的咖啡。这就是[有益众人],也可能可以成为了一个经济的推动力。这三者交集点可以成为一个人或组织的对自己使命的方向。

书中也有提到一个那么就做个“超级通才”吧~一个人的成功不一定要精于一个行业才可以成功。最重要还是能在每一件事情学习到该事项的精华。能够在每个当下专注投入眼前的事情,只要竭尽所能,自然就会面临不同的挑战。那时候,也许回想起来,之前所做的事情可能有点一定的关联性的。不要叹气的问“学这个来做什么?做这个来做什么?”或许现在所学的东西不一定立刻就有用到。是不是有那样的问过自己? 不过,相信吧~若现在不学,一定会后悔为何没有好好利用当初拥有的环境学习现在要用到的知识。无论是职场还是生活上,还是什么场合,学会做个“好用的人”胜于“做有用的人”。

存钱的目标

很多人都会存钱。一般上的人,包括我自己,存钱的目的是为了要抚慰心中的“不安”。这不安可以包括种种的突发事件,以便在需要的时候才有一笔钱拿出来。以‘不安’作为存钱的理由,这负面的存钱法无论存了多少钱,都不能除去那种不安。

作者将存钱的心态转了一下;为了一些正面而看了视觉到的事情而存钱。比方说,为了开一家餐馆,需要xxx 万,所以就开始以‘为了开餐馆而需要xxx 万’存下这笔钱, 或者“退休时候要有xxx 万的数额” 等等。有目标性的存钱,这一来可以拟请存钱的意义,一日没有到达目标,动力也不容易的减少。比起为了存钱防止“不安”,没有目标的存钱法一直会反问自己“存了xxx数目,够了吗?”动力也会随之减少。

作者也提到一个在职场上要存钱的重要性,也是一个我蛮喜欢的一个例子;“ 存钱,是为了不会在职场上出卖自己的灵魂。” 职场风云无所不在,可能在职业上会面对一些自己不想做的东西,或者要做些违背自己原则的事情。有多少个人会很勇敢的对上司Say No? 若Say No,做了,又会出卖自己的原则;不做可能保不住饭碗。那么,还有那些屋,车分期,家庭,要如何处理?面对这种严酷的选择,这时候的你,又该如何处理这件事呢?

为此,为自己存下一些小财,就算可以应急数月,生活也不会马上出问题,也可以让自己在一个组织的自主权提高,没那么容易受人摆布。当然,回归上面,或许这也是种不安。 或许可以设定“我要存3 个月的薪水”,这也可以是一个具体的目标呀。

“午餐最好一个人吃”

“午餐最好一个人吃”。这是这本书最为有趣的标题。我看见作者,也是一位领导层里的高级干部。他对午餐也有自己也有一定的哲学。深入的读完这本书时,其实作者并不是提倡午餐真的需要一个人吃,而是,午餐是一个学习更多的时候,学习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工作方式、收集资讯的,也是冷静思考和作决定的时候。工作时分,我们很少有思考的时间。尤其是高级干部的领导。那么,相信午餐时分就是一个最好的时间罢了。

作者也在文中也提到午餐是个向各级领导层交换意见的时候。午餐就是最好的时间,那就是请一个人吃饭。在请客方面,作者也有自己一套。比如,请客时绝不拿单。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有风度又诚恳地请一个人吃饭。